欢迎报考山东大学物理学院!
院长寄语
陈峰教授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院长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亲爱的同学:
爱因斯坦说过,“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如果你有一种理想叫做物理,那么请选择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她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积淀,这里将成为你实现理想最坚实的起点。
物理学院为你搭建了学习知识的平台、科学研究的平台和国际交流深造的平台。在这里,丰富的专业知识、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正确的人生规划将为你实现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欢迎选择山东大学物理学院,愿她成为你梦想之旅中璀璨的起点!
点击图片可查看视频回放
学院总览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历史悠久、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明显,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单位之一,物理学科是山东大学双一流“化学与物质科学”学科群的重要支撑学科。
目前物理学院进入“十四五”快速发展时期,在新的历史起点,继续以“发展学院内涵,强化人才强院意识,统筹学院资源,不断开放创新”为发展理念,认真抓好“学科和人才队伍”两个建设,不断实现“学科学术水平、科技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实力”的四个提高。以山东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的发展规划为契机,着力构建适合高素质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学科平台, 努力营造有浓郁大学文化氛围和有利于人才队伍干事创业的学术与人文环境。全面实施学术振兴计划,为山东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做出物理人的贡献。
物理学院所在的知新楼夜景
历史悠久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始建于1930年,是山东大学最早的15个院系之一。我国著名科学家王淦昌、束星北、丁西林、王普、郭贻诚、王承瑞、雷啸霖等一大批学界泰斗、栋梁之才曾在此执掌教鞭,开国元勋罗荣桓元帅、中国科学院院士马祖光、彭实戈、王克明和石广玉,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副部长季允石、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党委书记姜悦楷等都曾在此蒙沐教泽。
雪后的洪家楼校区老物理楼
人才培养体系完善
学院现设有物理学、应用物理学两个本科专业。其中,物理学被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应用物理专业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学院拥有一个国家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设有“拔尖人才2.0班”(“泰山学堂”物理取向班)、“强基计划”班、“王淦昌”物理基地班、“严济慈”物理学英才班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学院拥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理论物理、光学等二级学科博士点)和材料物理与化学工学专业博士点,各博士点均设有博士后流动站。
师资力量雄厚
全院现有教职工127,其中教师80(教授51,副教授/副研究员27,讲师/助理研究员2)。其中获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2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7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5人,山东省杰出基金获得者9人,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19人、未来计划青年学者10人,有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学科基础厚重,特色鲜明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山东大学物理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具有良好的学科构架,成为山东大学最早进入全球ESI前1%排名的学科之一,也是入选山东大学“学科高峰计划”首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主流特色学科之一。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是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理论物理、原子分子物理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学院的依托平台有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物理学科进入了国内外的主要学科排名体系,在2016年教育部主持进行的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B+;ESI排名位列前0.25%,在全球741个进入榜单的单位中排名202位(中国内地高校中名列第8位);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201-250位,位居中国内地高校并列第11位;US News最新发布的学科排名中排名全球第139位,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6位;软科世界一流学科2020年排名全球201-300位,位居中国内地高校第9位。
发展成果显著
学院经过“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建设,在一级学科和重点学科建设等方面保持在全国高校先进行列,创建了国内有特色与有影响力的物理人才培养基地,在教学改革、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近几年来,学院在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又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
2005年王克明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梁作堂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7年王克明教授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8年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示范中心;2009年梁作堂教授获得国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峰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0年粒子物理与粒子辐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被批准筹建;2011年颜世申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Peter GrUnberg教授受聘山东大学物理学院;2013年司宗国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
近年代表性成果:
戴瑛教授团队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二维拓扑绝缘体研究重要进展
郑雨军教授团队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量子系统演化速率极限研究新进展
陈峰教授团队受邀在Applied Physics Reviews发表“铌酸锂薄膜”综述文章
凝聚态理论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Lieb晶格研究的新进展
有机光电子研究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手性晶体光磁效应新进展
自旋电子学团队利用成分梯度实现电流控制磁化翻转的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大尺寸高品质铌酸锂单晶薄膜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国际领先
专业介绍
学院设有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2个本科专业。其中,物理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应用物理学专业为省级品牌专业。新生按“物理学”大类招生,入学后可被选拔进入“拔尖人才2.0班”(“泰山学堂”物理取向班)、“王淦昌”基地班和“严济慈”英才班学习。
办学定位: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新时代用人需求,秉承物理学科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创新性,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本科拔尖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设具有山大特色的国际顶尖物理学科,以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为核心培养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化、卓越化、国际化的高素质人才。物理学专业侧重培养高素质基础研究型人才,应用物理学专业致力于高素质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充分重视每位同学的个性和兴趣差异,为每一位同学都能成为物理学及其交叉学科、高新技术开发等领域的领军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海外交流项目学生在曼彻斯特大学与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合影
本科生科研实践成绩突出,每年参与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平均超过35项;参加全国物理大学生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省级以上竞赛获奖超150项;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近20篇。
毕业去向:
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发展前景广阔,近四年在国内顶尖大学或研究机构以及出国(境)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生占比高达65%,包括哈佛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毕业生就业质量高,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高,2019年就业的32人中共29人主要从事IT和教育工作,其中6人在华为、浪潮等业内知名公司工作。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特色班介绍
【“泰山学堂”物理取向班】
通过选拔具有培养潜质的一流学生,为其配备一流师资,创造一流学习条件,营造一流学术氛围,提供一流管理等五个一流,致力于培养一大批基础扎实、学风朴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该班成立于2010年,每年选拔15人左右。
【“强基计划”班】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采用本硕博衔接式培养,学制 3+1+X;物理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强基计划,招收30人左右;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
【“王淦昌”基地班】
源于物理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采用“一级两制、单独编班、动态选拔、双向滚动”的管理模式,实行导师制,引进国际化课程、教师和教材,营造国际化氛围,为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的一流人才创造条件。2013年6月山东大学物理学院与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理论物理所签署共建协议。每年选拔30人左右。
【“严济慈”英才班】
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合作创办“严济慈物理学英才班”,目标是培养从事物理或相关领域研究的高层次优秀人才。该班学生由双方共同培养,采取“暑期科研实践”“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奖学金”开展合作研究,实施教师资源共享,推进与国内顶尖科研机构深度合作,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该班成立于2011年,每年选拔30人左右。2018年起,新增“应用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新工科建设模式,选取该班部分学生进行特色培养。
暑期学生赴日参观理化学研究所(RIKEN)日本最大仁科加速器
点击图片可查看视频回放
优秀学子就读体验